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Acts - 115 (Paul Alone With the Governor and His Wife; The Second Hearing of Paul’s Trial)
This page in: -- Albanian? -- Arabic -- Armenian -- Azeri -- Bulgarian -- Cebuano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orgian -- Greek -- Hausa -- Igbo -- Indonesian -- Portuguese -- Russian -- Serbian -- Somali -- Spanish -- Tamil -- Telugu -- Turkish -- Urdu? -- Uzbek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使徒行传 - 在基督得胜的队伍中
对使徒行传的学习
第二部分 - 关于在外邦人中传道的报告和从安提阿到罗马教会的建立 -- 借着使徒保罗的使命,奉圣灵差遣 (使徒行传 13 - 28)
E - 保罗在耶路撒冷和凯撒利亚受监禁 (徒 21:15 - 26:32)

10. 保罗在腓力斯和土西拉面前 (徒 24:24-27)


徒 24:24-27
24过了几天,腓力斯和他的夫人──犹太女子土西拉──一起来到。他把保罗叫来,听他讲论对基督耶稣的信仰。25保罗又谈论关于良善、节制、将来的审判等教训;腓力斯觉得很恐惧,对保罗说∶“你现在去吧,等我有空再叫你来。”26他又盼望保罗送钱给他,所以常常叫他来,跟他谈论。27过了两年,波求·非斯都替代了腓力斯,出任总督。腓力斯为了要讨好犹太人,仍旧把保罗留在监狱里。

土西拉是驯服腓力斯的妻子,也是在前面十二章提到的被虫咬死的希律王亚基帕的女儿。这个女人非常的漂亮,并且已经价格了一位亚兰的王。但是腓力斯通过一位行巫术的犹太人用诡计把她和她的丈夫分开归为己有。历史上记载土西拉死于公元79年,在维苏威火山爆发中被火山熔岩烧成灰烬。

在凯撒利亚她怂恿她的丈夫把这位囚犯带来,这样他们就可以用他那所谓的神秘的神取笑。这对于这位传道者让自己得以自由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啊,腓力斯,这个狡猾的,放松的和自己那位放荡好色的美丽妻子一起躺在枕头上。保罗,这位囚犯身披重重的枷锁站在他们面前,而他隐藏在他内心的精神动力像一座要喷发的火山一样驱使他要拯救他们。保罗有没有在自由的诱惑之下放弃自己的信念而奉承这对夫妇呢?没有,因为他没有花甚至一分钟的时间来考虑拯救他自己。相反的,保罗看到的是两个沉浸在腐败的欲望里,还丝毫不知悔悟的可怜人。保留罗的内心是非常急于拯救他们的。但是好的外科医生是不会在肿瘤的表面进行,而是立刻用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把肿瘤直接割下来,所以保罗毫不留情的直刺这位行不义之举的巡抚,同时向他们讲论神寻求的是真理,公平和公义。保罗又向这个女人表明她需要节制自己和保持自己的洁净,因为通奸者是不允许进入神的国度。当这位被囚禁的使徒惊醒这两位躺在他面前的人的良知的时候,他把他们放在神公平的审判面前,并向他们宣布神的愤怒。保罗并没有谋求毁灭他们,因为神自己会向他们显露自己耀眼的光芒。腓力斯,他的名字的意思是“快乐”,但是此时他变得非常害怕。在那样的时刻是没有一个人敢公开的告诉他事实。而此时这个女人也许非常的生气,又非常的痛恨这位神的信使,因为保罗已经揭露了她生命中的谎言,而这激动了她的丈夫以后也不会放走保罗。至于他的良心,腓力斯表现出了犹豫。他试图保持一种温和的立场,同时占据一个中间的状态。他并没有直接拒绝神对他悔改的召唤,但是同时又不按着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去体会他对自我救赎的决定,就像体会释放保罗的决定一样。

更多的,他能感知钱的味道,因为保罗在为自己分辨的时候提到过他为耶路撒冷的人们带来了捐项。这位巡抚大人希望能从这位教会的领导人那里得到一笔赎金。

而那些教会也都毫无疑问的很乐意为解救这位使徒收集任何一笔钱。但是保罗对于这类的想法无动于衷,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良心,而且而是为了把腓力斯从贪婪之中解救出来,为他树立一个诚实的榜样。事实上,腓力斯并不能因这位使徒的影响而摆脱出来。他继续在人和神赐的事情上反复思考。他所有的随从都用谎言奉承他。但是现在他在保罗,这位神真理的象征者面前,保罗的真话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渗入到他的良心。但是尽管有精神上的启示,这位巡抚并没有在神面前谦逊。我们也再也没有读到过关于他信神或者被救赎。


11. 保罗在新巡抚前的审判的第二次听审(使徒行传25:1-12)


徒 25:1-12
1非斯都到任后三天,从凯撒利亚上耶路撒冷去。2祭司长和犹太人的领袖向他控告保罗。他们请求非斯都,3要求他送保罗到耶路撒冷,阴谋在路上埋伏杀他。4非斯都回答他们∶“保罗现在被拘禁在凯撒利亚,我不久要回到那里去。5你们的领袖可以跟我一道去,如果那个人有什么不法的行为,就在那里控告他。”
6非斯都在他们那里又住了十天八天,然后回凯撒利亚去。第二天他就开庭,命令把保罗带来。7保罗来了,那些从耶路撒冷来的犹太人在他周围站着,用许多严重的罪名控告他,可是都无法提出证据。8保罗为自己辩护,说∶“我没有做过任何事违反犹太人的法律,亵渎圣殿,或冒犯罗马皇帝。”9可是非斯都为了讨好犹太人,就问保罗∶“你愿意上耶路撒冷,在那里接受我对这案件的审判吗?”
10保罗说∶“我现在站在皇帝的法庭上;这里就是我应该受审的地方。你自己也知道,我并没有得罪过犹太人。11如果我犯法,有什么该死的罪行,我绝不逃避惩罚。如果他们对我的控告都不是事实,谁也不能把我交给他们。我要向皇帝上诉。”12非斯都跟他的参谋商量之后,就说∶“既然你向皇帝上诉,你就到皇帝那里去。”

在古罗马帝国有一个规定,过一段时间官员们就要被调动到别的地方,原因是为了防止这些官员把官衙变成求财的地方,在很久以前罗马帝国的一个地方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这位名字寓意为“快乐”的腓力斯和他已经处于病态的良心,在他任职的最后期间选择打着为犹太人向凯撒调解的幌子,向他们收取钱财作为报酬,而对于按照神的指示判决和让保罗自由却毫无兴趣。所以他的贪得无厌和在官场的野心也就让神的审判快速降临。

非斯都,这位新来的异常激进的巡抚,想要解决他的上任所以留下的问题。所以他立即来到耶路撒冷,这个犹太人的中心,在那里这些狡猾的领导者们抓住这个机会,求他他将保罗提到耶路撒冷来,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一起判决保罗违法律法。他们这样的要求其实是一个诡计,他们要在路上埋伏杀掉保罗。

而非斯都希望能用正常的方式,把这些有权势的人们一起带到他在凯撒利亚的家里解决这个事情。他要求他们派出一个可以阐明整个事件的人和他同去。在他几天后吓到凯撒利亚的家里,就举行了官方的听证会。这些从耶路撒冷下来的犹太人们将许多重大的事控告他,抱怨保罗动摇了世界的根基,玷污了圣殿,破坏了律法,甚至做了反对凯撒的事情,因为他宣称基督为神,是万王之王。

保罗对这些指控一一作了回答,表明这些指控都是他们的诡计,都是骗人的谎话。他从来没有干犯过任何犹太人,保罗有声明,如果他做了任何不公义的事情,他宁愿选择死。但是这些控告人所举的事情都不能得到证实。

这位巡抚很快的意识到这件事情是关于宗教的问题。他建议保罗在他任期中上耶路撒冷接受审判,这样也许他就能在在耶路撒冷,这个宗教的中心把这件宗教问题和对保罗的指控弄明白了。保罗并不害怕关于律法和复印的讨论,但是他却清楚地知道他的敌人们对他的憎恨和敌意,以及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想要杀掉他的决心。所以他明白他们并不想要一场公平的审判。保罗要求一场客观的罗马判决,他拒绝这些犹太人如此顽固和坚定地想要毁灭他。毫无疑问,这些犹太人的大祭司们是反对拿撒勒的耶稣和他的追随者们的,这种反对在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到保罗接受审判的三十年中是那么的明显。

当保罗注意到在这位新的巡抚任期开始是渴望要建立一个开始和保证他的公民们的合作时,准备把他交给这些犹太人的大祭司们的时候,保罗用了他最后的手段,那个在他出生的时候神就赐予他的,他的罗马人身份!这个也许能把他自己从毁灭中拯救出来。他曾经在腓立比当监门因为地震打开的时候,另外一次是在耶路撒冷接受鞭打的时候使用过这一权利。现在,为了防止自己被巡抚交给在耶路撒冷的的人们,他准备再次使用这一权利。因此,他大胆的直接说出他的要求,行使自己的权利请求亲自上告于凯撒。没有人能拒绝他作为一名罗马人接受审判的权利。

在那时,残暴的尼禄开始在罗马掌权。非斯都笑了,好像他真的任何把保罗送到暴君凯撒面前接受审判一样。在罗马的最高国家中心,他会经历腐败,欺骗和谎言。他会看到和经历在司法部门漫长的延期处理和手续。保罗已经料想到了有可能出现的漫长的关押生活,但是在他内心却真切的感受到神在引领他去罗马。他自己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他的神计划把他的仆人带到那里去,不是作为一个无罪的胜利者,而是一个囚犯。保罗宁愿被绑着去罗马,也不愿意在这个无能懦弱的,因为考虑和他的敌人们的合作而丝毫不愿意做出任何决定,也不愿意再继续浪费精神在保罗的案子上得巡抚下面漫漫无期的被关押着。

祷告:耶稣基督啊,请求你赐予我智慧,真理,勇气和谦卑,让我在困难的时候不要走弯路去拯救我自己,而是锻炼我自己的耐性,让我能够不去隐瞒你的真理。同时和您所有的信徒一起为您的名作见证。

问题115:在保罗被两任巡抚关押的过程中,他的哪些行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September 26, 2012, at 11:35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