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John - 115 (Mary Magdalene at the graveside; Peter and John race to the tomb)
This page in: -- Albanian -- Arabic -- Armenian -- Bengali -- Burmese -- Cebuano -- CHINESE -- Dioula? -- English -- Farsi? -- French -- Georgian -- Greek -- Hausa -- Hindi -- Igbo -- Indonesian -- Javanese -- Kiswahili -- Kyrgyz -- Malayalam -- Peul -- Portuguese -- Russian -- Serbian -- Somali -- Spanish -- Tamil -- Telugu -- Thai -- Turkish -- Twi -- Urdu -- Uyghur? -- Uzbek -- Vietnamese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约翰福音 - 光照在黑暗里
一个根据约翰的基督福音圣经学习课程

第三部分 - 光照在使徒的圈子内 (约翰 11:55 - 17:26)
B - 耶稣基督的复活和显现 (约翰 20:1 - 21:25)
1. 复活节的清晨 (Easter) (约翰 20:1-10)

a) 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 (约翰 20:1-2)


约翰福音 20:1-2
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跟从耶稣的门徒和妇女们为那预备日所发生的事情,心情沉重。妇女们在一边看着耶稣的安葬。然后,他们都急忙回家去了,不至于犯了安息日,夜色开始降临,快六点了。

那日,正好安息日和逾越节碰到了一起,没有人敢到坟墓去。而众人则在欢庆节日,他们杀羔羊献祭,为了与上帝和好。而主耶稣的门徒们则流着泪,韩怕地聚集在屋里。他们希望自己也已经与主耶稣一同埋葬了。

安息日前夕,妇女们通常不出城门,或买香料和其他裹膏身体的东西。她们盘待着七日之第一日的来临。福音书的作者约翰特别讲到了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当是有其他妇女与她同去的,因为她用了“我们”。约翰的母亲撒罗米和其他几个妇女,在那七日之头一日的清晨含泪与她同去坟墓,想用香料膏耶稣的身体。

那时天还黑,他们很悲哀,走进坟墓,以为还是封着的。他们很失望。主复活的光亮还没有照亮他们,有恒的生命在他们的心里有待开始。

一到那里,她们以为会看见那巨石,就很泄气,不知怎么才能将它从坟墓口搬开。

但是,她们看见的是空的坟墓!那是那日的第一个神迹,向我们的忧虑和不信见证:基督能够挪开压在我们心里的一切石头。相信的人能在上帝这里找到帮助;信心看见伟大的前程。

约翰没有告诉我们天使显现。很可能,抹大拉的马利亚带着她的同伴进了坟墓。却没有看见主的身体。她害怕极了,冲着去告诉门徒。她肯定彼得和约翰必须知道这事,其余的门徒也同样。当抹大拉的马利亚一见到彼得和约翰,冲口就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这不可思议。这表明他们的灵眼还没有开,信得迟钝。他们还没想到主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因为他就是生命的主。


b)彼得和约翰往坟墓跑去(约翰福音 20:3-10)


约翰福音 20:3-5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

这是爱的赛跑。两人都希望尽早到达主耶稣的身边。彼得年长些,气喘吁吁地跟在年轻的约翰后面,尽力要赶上。两人都忘却了一切,只管往前跑。约翰先到坟墓,就低头往里看,只是没有进去。他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这是主复活之日的第三个神迹。天使一开石头是为了让妇女们和门徒可以进出。主耶稣基督复活了!没有任何东西可阻挡他复活。

祷告:主耶稣基督,我们感谢你从死里复活了。你胜过了一切罪恶和邪恶,为我们敞开了回到上帝那里去的路。你曾与我们同在死荫的幽谷,你不撇下我们。你的生命在我们的里面;你的恩典是在我们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我们俯伏在你面前,我们爱你,因为你已经恩赐所有的信徒得胜的盼望。

问题:

  1. 基督复活的三项证明是什么?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April 02, 2012, at 10:59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